那段恐慌症的過去

大概八年前,第一次發作這些症狀的場景,

是在下班的捷運車廂內,

剛好那天有事情要去台北市區內,

坐了比平常通勤時間還久,

乘客也更壅擠的路線,

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在公共場合,

感受到自己支持不住,

就要昏倒卻又舉步維艱的狀態,

本來站務人員希望能請救護車送急診,

但我想暫時沒有生命危險的疑慮,

就不占用急診資源,

就請附近的朋友(還好認識的朋友在附近,剛好也下班了),

借用捷運站的輪椅,

推著全身無力的我坐捷運返回淡水.

當時最難以跟人描述的,

就是這些圖表上的症狀,

這些症狀我會同個時間一起發作出來,

就感覺自己吸不太到空氣,感覺快窒息了,

頭暈想吐也想拉肚子,全身出汗,四肢也無法移動……

因為不曉得這些不舒服症狀,該看哪一科,

所以當時選擇家醫科,也按照醫生的判斷也做了許多檢查,

包括二十四小時心電圖的檢查,

但檢查結果顯示,身體都沒有甚麼異常的情況,

當時醫師有留意到我容易焦慮並緊繃,

有轉介電話諮商的服務,

聊聊天之後似乎有比較放鬆,

但並沒有真正解決核心問題.

接下來時不時都會在下班回家的捷運上發作,

即使只是20分鐘的路程,上車時人很正常,

但快到站時人就會開始不舒服起來,

每次大概需要在月台坐著休息20分鐘左右,

身體才會開始慢慢恢復正常,就像沒發生這件事一樣,

也思考過是否下班太過疲倦等因素會誘發,

不過都沒有明顯有關連的答案,

直到某天偶然地在網路看到這張圖,

圖上的症狀都是發作起來都會有的,

才了解原來自己這些情況跟恐慌症有關,

也才有就醫的新方向.

後來選擇馬偕以恐慌症為主的醫生看診,

並在判斷後,認為藥物可以隨身攜帶,

在症狀發作到很難承受的時候再服用,

也提到有一些患者只要想到身上有藥,

有點類似平安符的概念,不一定要服用,

有了安心感,其實就能降低發作的頻率,

並且也說除了藥物之外,

也要關注情緒壓力的影響,

若有需求可加入團體治療,

當時我已經開始接觸光的課程,

心想這也是一種團體治療吧(笑),就在光課試試看,

就沒有加入醫院的團體治療,

後來也奇妙地隨身帶著藥,在光課之中,

就這樣慢慢降低了發作的頻率,甚至沒有再發作過了.

一直想分享自己這個過去的經驗,

讓有一些可能跟我有類似經驗驗的人參考,

恐慌症也許不像其他精神官能病症,

比較容易被判斷出來,

它會伴隨相關身體的不舒適反應,

會覺得是不是身體出狀況,不見得會聯想到是恐慌症,

而需要多花時間去找到問題,

若有出現上面的圖中這些不舒服的反應,

可以有所警覺,考慮也讓身心科去判斷,

並且配合醫生的醫囑服用藥物,或是參加心理的團體治療,

照顧好心理與情緒狀態,

對於恐慌症是有幫助的,

後面這幾年我已不會在捷運上發作了,

但我明白自己不喜歡待在密閉空間太久,

所以最大的挑戰就是搭飛機,

怎麼讓自己在航程中保持好情緒,不容易焦慮呢?

除了可攜帶讓自己放鬆的物品之外,

對我來說,平時靜心冥想的累積,

幫助還是最大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